黨建工作
熱線電話
成人教育辦公室 0731-84261230
自學考試辦公室 0731-84261939
培訓辦公室 0731-84261229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葉志平先進先進事迹

發布時間:2011-12-12 責任編輯:admin 

人物生平

1975年7月,畢業于綿陽師範學校;

1969年2月2日,四川省安縣塔水鎮(原興隆公社)山泉大隊當知青;

1973年10月4日,綿陽師範學校學習;

1975年7月,安縣沸水小學工作;

1978年8月,調入安縣桑棗中學擔任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并長期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

1980年起,擔任安縣桑棗中學學校團委副書記、工會副主席;

1986年後,曆任安縣桑棗中學畢業班年級組長、教務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兼工會主席職務;

1995年至2011年6月,任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2011年6月3日晚,葉志平因操勞過度,在家突發腦溢血,昏迷多日;

2011年6月27日上午11時03分,因搶救無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去世,享年57歲。

榮譽

全國優秀共産黨員;

全國師德标兵;

四川省優秀共産黨員;

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四川省優秀中小學校長;

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綿陽市明星校長;

安縣明星校長。

因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确保全校師生安然無恙,被網民譽為"史上最牛校長"。[

葉志平先進先進事迹

葉志平自從擔任桑棗中學的校長後,就為學校當時新建的實驗教學樓開始擔心。

此樓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沒有找正規的建築公司,并且斷斷續續地蓋了

2007年元月葉志平在安縣校長講壇演講

兩年多。到後來,竟沒有人敢為這棟樓驗收。當時的新樓,樓梯的欄杆搖搖晃晃的,樓闆縫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紙袋,大樓的承重柱子不合标準。面對這樣一棟華而不實的危樓,葉校長下定決心進行維修加固。

從1997年開始,連續幾年對這棟樓進行了改造加固。

第一次,他找正規的建築公司,拆除了與實驗教學新樓相連的一棟質量很差的廁所樓,在一樓的安全處重新建起了廁所。雖然高層教室上課的同學上廁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們安全。

第二次,他将樓闆間的縫隙中的水泥紙袋去掉,重新實實在在地灌注了混凝土,使樓闆的承受力大大提高。

第三次,他對這棟危樓動了大手術。将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規的标準要求,從37厘米直徑的三七柱,重新澆灌水泥,加粗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之後他親自動手測量,每根柱子直徑整整加粗了15厘米。學校沒有錢,他一點點向教育局要維修費。左一個5萬、右一個5萬慢慢争取而來。教學樓時刻要用,他就利用學校的寒暑假和周末,螞蟻啃骨頭般,一點點将這棟有16個教室的實驗樓修好加固。對學校後來的新建教學樓,他更是嚴要求,細觀察。就連樓外立面貼的大理石貼面,也要讓施工者每塊大理石闆上打四個孔,用四個金屬釘挂在外牆上,再粘好。因為他不放心,怕掉下來砸到學生。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緊繃的弦,教學樓不建結實,早晚會出事。出了事,沒法向娃娃家長交代,沒法向社會交待。葉校長心裡明白,除了教學樓修建結實還不行,緊急情況下有序的疏散學生也至關重要。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學校規定好每個班固定的疏散路線。要求兩個班在疏散時合用一個樓梯,每班必須排成單行。每個班級疏散到操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級都站在自己的地方。

就連每個班在教室裡怎麼疏散都作了規定。教室裡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從前門撤離,後4行從後門撤離,每列要走教室裡的那條通道都預先進行了設置。并且要求在二樓、三樓教室裡的學生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四樓、五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

在緊急疏散時,對老師的站位也有要求。要求老師站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因為在拐彎處學生們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這裡摔倒了,老師是成人,完全有力氣可以一把把孩子從人流中抓住提起來,不至于讓别人踩到。葉校長除了搞緊急疏散演練外,還經常利用學生下課後、課間操、午飯晚飯以及放晚自習時間,在教學樓中人流量最大的時候,看學生的疏散情況,查看老師是否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他還規定,每周二學校各班級要進行安全知識講課,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老師專門講交通安全和飲食衛生等知識。因此,有些家長曾這樣稱呼葉志平校長"不務正業的校長",認為他不專心與教學,天天搞這些"無關緊要"的工作。

然而,地震那天,老師和學生們就是按照平時的訓練秩序,用練熟了的方式進行了安全疏散。地震波一來,老師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去。老師們把教室的前後門都打開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門。震波一過,學生們立即沖出了教室,老師站在樓梯上,喊:"快一點,慢一點!" 老師們說,喊出的話自己事後想想,都覺得矛盾和可笑。但當時的心情,既怕學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學生跑得太快,摔倒了--關鍵時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在地震發生後,全校2300多名師生,從不同的教學

[7]

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學校所在的安縣緊臨着地震最為慘烈的北川。葉校長知道地震後,從綿陽瘋了似地沖回學校,看到的情景是:學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損,學校裡的八棟教學樓部分坍塌,全部成為危樓,他擔心的修理了多年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塌。而他的學生,這些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緊緊地挨着站在操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當他聽到老師對着他報告:學生沒事,老師們也沒事時,渾身都軟了。55歲的他,哭了。

通信恢複後,老師們接到家長的電話,會扯着大聲驕傲地告訴家長: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說話時眼中噙着淚。

人們感謝這位可敬的校長,家長感謝這位負責任的校長,老師和學生們更要感謝這位好的領導。是他平時的嚴格要求,是他對學生、老師和家長的用心負責,保住了學校,更保住了學校的全體師生。他可以驕傲地告訴家長,告訴世人:"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 "責 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永遠是葉志平校長的人生理念。他是個英雄:從1997年起,多次将學校一棟沒有驗收的教學樓加固;2005年起,每學期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該校90多位教師、2200名學生全部沖到操場,用時1分36秒,全校師生無一傷亡…… 綿陽安縣桑棗中學校長,汶川地震後被稱作"史上最牛校長"的葉志平,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災備管理戰略國際研讨會"。

平時多流汗,災時就少流血,最初學校進行疏散演練時候,老師都很反感,說沒事找事,現在老師都說值。請你們媒體多宣傳宣傳,讓大家都知道災備是怎麼回事兒。

愛心一片,為教職工建起了臨時的溫馨家園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嚴重破壞了桑棗中學教職工居住的房屋,看到

葉志平和同學接受愛心人士捐贈的棉被

[8]

無房可住,露宿在學校操場上的兩百多個教職工及其親屬,葉志平校長無比悲痛。大震剛過,他強行忍住痛苦的淚水,迅速組織大家親自動手搭起了簡陋的帳篷,讓大家能暫時遮風避雨。大地震不僅毀壞了房屋,還破壞了水電氣等生活設備設施。葉志平校長為了不讓教職工和他們的親屬遭受饑餓幹渴,他帶領大家搭建起了簡易的廚房,用紅磚支起了一口大鍋,找柴找水,為教職工和他們的親屬燒水煮飯,讓他們能喝上井水,吃上熱飯。接着,他又利用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廳捐贈的帳篷和純淨水設備,為教職工建起了臨時生活區,全校教職工和他們的親屬都住進了安全舒适的帳篷,喝上了甘甜的純淨水,過上了較為正常的生活。震後的桑棗中學校園盡管到處斷垣殘壁,破敗不堪,但生活在這裡的教職工和他們的家屬都感到無比溫暖,人人精神飽滿,個個鬥志昂揚,投入到緊張的抗震自救之中。

堅韌不屈,帶領教職工積極抗震自救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不垮葉志平校長這位共産黨員頑強的意志。大震剛剛過,餘震不斷,葉志平校長不悲觀,不失望,不等不靠,以一個共産黨員的神聖使命,帶領全校教職工迅速開展緊張的抗災自救。他立刻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學校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全校抗震救災。他身先士卒,不怕餘震危險,不怕吃苦受累,成天奔赴在抗震自救最前線,認真起好模範帶頭作用。他帶頭冒險排危,帶頭清除斷磚破瓦,帶頭打掃衛生,帶頭消毒防病,帶頭搭建防震棚,帶頭解決教職工的飲水吃飯問題,帶頭當好志願者,帶領教職工為桑棗鎮政府卸下各種救災物品物資100多噸,帶頭為搭建臨時過渡校區租地平整地基。在他的模範行為感召下,全校教職工衆志成城,齊心協力,把抗震自救不斷向前推進。

心系教育,千方百計籌劃學生複課

葉志平校長最着急的是學生的複課,"5。12"汶川特大地震嚴重地毀壞了兩千多名學生賴以學習和居住的所有教學樓和宿舍,學生無法上課,隻好辍學在家。為了讓學生特别是參加2008年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學生能早日複課學習,葉志平校長千方百計為複課進行準備。他利用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廳捐贈的帳篷和純淨水設備基本上解決了學生住和喝的問題。他把在大震中未遭到嚴重破壞的學生餐廳作為臨時教室,解決了學生學的問題。他把可以使用的廁所交給學生使用,解決了學生拉的問題。學生複課在他的籌劃中正在緊張有序地準備,一旦條件成熟,學生就可以重新走進課堂,投入到充滿樂趣的學習生活中去。葉志平校長最關注的是2008年參加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學生的學習,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放飛自己的中考夢想,在初三學生暫時無法複課的情況下,他組織初三年級組的教師在全縣各鄉鎮辦起了臨時校外學生學習輔導站,把各種複習資料和訓練題親自送到初三學生手裡,指導他們複習,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學生和家長無不感謝地說:有這樣的好學校,這樣的好老師,我們一定會考出好成績。

打印    關閉    [返回首頁]